欢迎来到瑞安市瑞祥实验学校官方网站 学校电话:0577-58801177
教学科研
以“数”起思 笃“学”敏智——记瑞祥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组第6周教研活动

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”教研促学习,交流共成长。为聚焦教学评一致性,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,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,全面打造优质高效课堂,3月28日下午,瑞祥实验学校数学组开展了“素养课堂”展示活动,暨“瑞祥一贯”教共体“互联网+”研讨活动。

课堂展示

首先,谢丹老师携手三(4)班的孩子们,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简约而不简单的课——《小数的初步认识》。谢老师通过前测引入,引导学生走入生活,读、写、理解、应用小数。本课设计,倾力追寻数学教学的三重视界:其一是“现实性” 视界:引导学生在广袤丰厚的生活背景中生发数学原型;其二是“系统性” 视界:引导学生在完满联结的学科框架中建构数学理解;其三是“文化性”视界:引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问题诠释中体验数学价值!学生在课堂中不断享受思考的乐趣,体验成功的喜悦。

 

第二节课是王国和老师执教的《小数的加减法》,设计独到,自有一番风味。本课通过创设情境,学生自主探究1.54+2.3和2.3-1.54,教师提供多种素材,学生借助元角分、画图、计数器等工具理解算理和算法,深刻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本质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累加。本课借助数形结合,沟联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异同点,让学生学会用多样的表征和联系的眼光看世界。

 

评课议课

鲍蓓娥老师对谢丹老师的《小数的初步认识》做了精彩的点评,她指出:谢老师用“米、分米”为学习素材引入,教与学的材料更多是来自课堂上的动态生成,充分展现“学生思维”的活动过程,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追本溯源,指向数概念的本质,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不同阶段的多元表征结合起来建立模型,通过对比关联力求凸显本质。整节课简约而不简单、平实而不平淡、精彩而不华丽。

 

游晶晶老师对王国和老师的《小数的加减法》做了精彩的点评,游老师从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析,结合小学教材编排纵向比较,同时对比新旧教材,以及不同版本进行横向比较。1.借助“计数器”,小数加减法是相同计数单位的累加的模型;2.妙用“计数器”,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。借助“计数器”等多种工具,基于学生的经验,展开教学活动、同时又不束缚学生的思维,让他们亲历数的累加的形成过程,更深入理解算理。

接下来,大家分别对这两堂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,薛佩佩老师、黄伟峰老师、吴子航老师分别就两节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,不同思考碰撞出新的方向,也提供了思维拓展点,大家继续在思考中前进……


最后,傅爱兰副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。她充分肯定了上课老师的素材丰富,教学素养高,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良多。傅副校长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般让教研求索之路变得更清晰,为我们指明了更精准的研究方向,让大家致力于更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而不懈努力。

“水本无华,相荡乃生涟漪;石本无火,相击而发灵光。”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给我们创造了相互学习、交流、借鉴的机会。老师们能在这样的舞台上不断充实、提升、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,让自己成为一潭活水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成为一名播撒“和煦阳光”的教师。教研,我们一直在路上…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撰稿人:郑瑞舟 编辑:何美华 审核:姜微微、李士女)

 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